外交视界 | 变化中的基布兹(上)
作者简介
王昌义 193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在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先后在西亚非洲司、新闻司和驻外使馆工作,历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82年任新闻司副司长;1983年至1989年先后任中国驻吉布提和驻叙利亚大使,1989年至1993年任西亚北非司司长,1993年至1995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5年至2000年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有个类似中国人民公社的组织,但往往说不准它的名字——基布兹,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是“群体”的意思,顾名思义,有人又称它为“集体农庄”。不过,它同过去苏联的集体农庄并不一样,更接近中国的人民公社。
基布兹为什么能长期存在呢?它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吗?有没有发生变化?中国人访问以色列的活动日程中,常有参观基布兹这一项,参观过基布兹的人也常常存在这些问题。我到以色列工作以后,参观过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基布兹,对这些问题总算有了初步认识。
壹
人们常说,温史知今。看看基布兹产生的历史,就容易理解它的发展轨迹和现状。
基布兹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同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19世纪90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一批批俄国和东欧的犹太青年怀着复国的坚定信念,又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他们要在这里恢复犹太人的家园。
可是,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有的地区是沼泽地,有的地区又遍地黄沙,绝非《圣经》所述“到处流着牛奶和蜜”。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形容它:“在世界上最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堪称首屈一指。这里寸草不长,没有希望。”移民们要在这里立足,谈何容易,这些犹太青年不仅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人斗。在他们来到这片土地时,原有居民几乎都是阿拉伯人,因此,他们是“不受欢迎的外来者”。双方经常发生争地争水的冲突。在复国信念和社会主义思潮的鼓动下,为了战胜自然困难,不受阿拉伯人排斥,犹太青年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互相帮助,靠集体力量谋生存、求发展。
我参观过第一个成立的基布兹,它建立于1910年,在北部加利利湖附近的德加尼亚,被称为“基布兹之母”。最初成员只有10男2女。一个最早的成员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坐在打谷场上,讨论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一项独立自主的事业,没有外来的经理和监工,我们将创建一个小型基布兹。”
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基布兹发展很快,先是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后来扩大到南部沙漠地区。
所以,基布兹是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也是以色列犹太社会特有的事物。
基布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基层组织。它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既是基层政权组织,必要时又是负有安全防卫任务的准军事组织。
贰
基布兹的基本信条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第一个基布兹成立时,成员们对这个组织遵循哪些生产、生活规则,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想法。他们只有理想和大的原则,要把共同生活的方式作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正义的理想途径,希望通过“联合”和凝聚亲密的关系,创建一个独立的移民村,为一个合作与平等的新社会奠定基础。后来,基布兹运动不断发展,成员们的实践不断增多,基布兹就形成并坚持一套行为准则,主要就是财产共有原则、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自愿原则。
早期的基布兹成员
基布兹的所有财产,除了土地属于国家以外,其余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占有,所有收入由成员共同享有,主要用于进一步发展生产和提高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基布兹内,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人经营,没有货币流通。基布兹成员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基本生活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度假,都由基布兹负担。
基布兹成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一律平等。每个成员对基布兹的发展前途、生产、生活等问题都有同样发言权和表决权。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工作,都没有特殊待遇。
基布兹所有成员都参与民主管理,一切重要决定必须以民主形式通过。最高权力机构是“基布兹成员大会”,一人一票。最高执行机构——执行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每周召开一次民主大会,由全体成员共同讨论有关经营方针、预算、吸收新成员和人事等问题。一切重要决定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才能执行。成员还轮流参加各种管理,对执委会成员进行信任投票,随时撤换不称职的领导者。
集体生活是基布兹的一大特色。基布兹有公共食堂、幼儿园、学校、洗衣房和娱乐设施。
集体食堂的规模很大。这里除了用餐,还举行成员大会和其他公共活动。各家没有自己的厨房,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一般都是自助餐形式。我曾在不同地区的基布兹食堂吃过饭,伙食质量相当好。食品精细程度也许比不上大饭店的水平,但品种、数量和新鲜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主食通常是面包、大饼和米饭;副食品种根据基布兹的经济状况,少则五六样,多则一二十样,供人选择,还有水果和饮料。
住房面积在同一个基布兹内大体相同。一般都有一个客厅、一两个卧室及洗手间;家具、电器等大致相当,各家在同等消费情况下,可根据爱好选配物品,室内布置比较简朴;室外环境较好,以色列人很注意绿化环境,房前屋后都有草坪或灌木植物。北部和中部地区条件好的,更是花团锦簇,绿树掩映。
成员外出时,可以申请借用交通工具,由基布兹提供。成员可领取到零花钱,供外出消费,或安排出国度假。零花钱的数量,按基布兹的经济条件有所不同。条件好的,每人每月五六百美元;条件差的,只有二三百美元。
作者同基布兹的孩子们在一起
基布兹很重视对成员子女的教育。父母同子女分局,子女从小就过集体生活,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每个基布兹都有自己的小学,中学往往由几个基布兹联合举办。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受着不同的良好教育。我在参观了一个中部地区的基布兹时,负责人特意安排我参观了一个高小班,教学都用电脑操作。二十几名孩子的桌上都各有一台电脑。也许并不是所有基布兹都有这样的条件,但它向外界发出的信息却是清晰的:基布兹的教育环境不比城市学校差。
成员所需衣服由基布兹提供。衣服的式样、颜色按照各人要求,由基布兹自制或外购。脏衣服送到洗衣房统一洗熨。我参观过一个洗衣房,干活的都是妇女。高大的衣架上,放着一个个塑料筐,分别放着各家成员待洗的衣服。有水洗机、干洗机和烘干机。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清洗、熨烫和分送。
基布兹的工作实行轮换制。为体现平等原则,没有固定的分工,男女工作略有不同。脏、重、杂活一般由男子负担,妇女主要负责衣食和幼儿教育等相对轻的工作。某些成员如果有专长,也有用武之地,可以到基布兹以外的地方工作,比如在城市当教师、律师、技术员,或在政府机关担任公务员。他们住在基布兹内,享受基布兹的待遇,但按要求将外面工作的收入全部上交基布兹。
加入基布兹,完全是自愿行动。申请者一般要经过为期一年的考察。如果不愿留在基布兹,可随时自由退出。
未完待续~
图文 |《中东散记》
作者 | 王昌义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